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集锦六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计划 篇1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野餐情景图。
师:聪聪和明明在野餐活动中遇到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瞧,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吗?
4个苹果怎么分?
两瓶水怎么分?
师:同学们,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生:能)
师:会分吗?如果让你来分,你打算怎么分?(生:从中间切开,每人一半)
课件演示切开蛋糕。
师:是这样吗?(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生:一半)可是一半该用怎样的数表示呢?有谁知道?
师:听说过吗?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蛋糕的1/2
(1)(课件演示)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一半正是这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图)
师:(指着蛋糕)这是蛋糕的1/2,那一份呢?(1/2)课件演示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
(2)一起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面,最后把表示其中的份数写在短横线的上面(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
2、折出1/2
(1)师:认识了蛋糕的1/2。现在你的桌面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你能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表示出它的1/2吗?
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
学生选择喜欢的图形折一折。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
(2)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图形的1/2?谁来介绍。
A。长方形的三种折法。
师:看来,同样一个长方形,可以这么折?可以这么折?还可以这么折?(课件展示三种折法)
师: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谁还能说得更好)
小结:看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B。正方形和圆形的折法
师:刚才这些同学涂出了长方形的1/2,有谁表示出了正方形和圆形的1/2,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2吗?然后依次贴出)
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2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
3.判断1/2。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提问:2号和4号同样分的2份,涂色的也是2份中的1份,为什么涂色部分不是它的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还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认识几分之一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
请看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汇报梳理:
①展示表示1/4的作品。请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②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③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
提问:同样的图形,同样是图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④提问:还有表示别的分数的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看: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课件出示)
2、生活中的分数
师:下面我们到生活中去,好吗?
师: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法国国旗:谁能说一说哪一部分是法国国旗的1/3?(每一部分都是这面国旗的1/3)
五角星:联想到几分之一呢?
巧克力:同学们喜欢巧克力吗?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呢?
3、人体中的分数
师:其实人体中也能找到分数,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瞧一瞧!
一周岁的婴儿:这是一周岁婴儿的照片,这是婴儿的头部高度,发现了吗?头部高度大约是整个身高的几分之一?
成人:长大以后还会是1/4吗?成年人头的高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4.出示和分数有关的信息,让学生读一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咱们初步认识了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计划 篇2一、学生现状分析
班级共有学生60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 ……此处隐藏6684个字……:
1、难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教学计划 篇5一、本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是: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 文书资源:图书,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
2、 音像教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材软件。
3、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对媒体设备,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
4、 人力资源:学生,求职人员,教师,邻居等社会人士。
三、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学生从此跨入初中,跨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为了珍惜新的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认识新环境,提高自己的各方面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事物新奇的特点,促使他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珍惜这个学习机会;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熟透教材,通过听课等方法吸取经验。把握每一节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 课堂上,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 指导学生做到课前的收集资源,资料和图片的准备。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授课32课时,复习四课时,总授课36课时。
1.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讲授六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2.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讲授四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3.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讲授四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4.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的人,讲授五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教学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2班,人数比较多,其中男生多于女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已有了较大提高,对音乐认知和了解逐步增强,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总体来看,音乐素质较好,女孩子比男孩子更爱音乐。
三、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借助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曲,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乐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使在音乐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知识技能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背唱2—3首歌曲,巩固所学歌唱方法。
2.通过欣赏优秀的歌曲、器乐曲了解不同地方的音乐文化和特征。
3.认识变音记号和调号,提高识谱能力,加强节奏练习,初步学习音乐断句的编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中国》、《老鸟,小鸟》、《猜调》、《栗子大丰收》、《摇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风吹竹叶》、《铃儿响叮当》、《歌声与微笑》等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土耳其进行曲》、《雪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花好月圆》、《在银色的月光》、《美丽的花儿》等。
3、基本乐理知识
五、教学措施:
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加紧转化后进生,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